中山大學 採到甲烷氣點燃
「小小火把 開啟大大希望」
2013年09月26日
http://twimg.edgesuite.net/images/thumbnail/20130926/35320203_b9aa243aa6ff641f695e53832cc845f1_160x160.jpg中山大學研究人員以針筒抽取採集到的海底甲烷氣(右圖),並測試直接點火點燃(左圖)。張世瑜攝
【周昭平╱高雄報導】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所團隊本月初在墾丁西南方外海的深海床下,首度採得可直接點燃的高濃度甲烷,研究團隊表示:「小小一把火,開啟大大希望!」除代表國內海底能源探測技術又邁進一步,也證實海床下有可供開採使用的甲烷氣,但商業開採則有待評估。


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指出,台灣西南海域富藏超過五千億立方公尺甲烷氣,可供台灣使用至少五十年,但以往僅以震測方式推論。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所與海科系能源研究團隊,本月初搭乘海研五號出海,使用自製深海攝影機及精準的船舶動態定位等系統,在距離墾丁西南方約十浬的四百公尺深海床下,成功發現海底甲烷噴氣狀態。

商業用途待評估
研究團隊精確定位後,透過活塞式岩心採集器取樣,成功取得十二支分別長六及九公尺的岩心,更讓人振奮的是,從岩心內取出的解壓氣體是可點燃的甲烷氣。
參與探採任務的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所長王兆璋說:「這是首次從海床下取得甲烷氣,直接點燃。」為見證這一刻,他還要求錄影記錄的同學,採樣、點燃等過程都必須一鏡到底,不中斷。
王兆璋表示,「點燃的小小一把火,其實開啟團隊大大希望。」證實該海域內確實有高濃度的甲烷氣,但是否還飽含多達可供使用五十年的可燃冰在內,並進行商業開採,則需更多探測與研究。

國內可精準定位
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洪慶章說,以往水下探採研究受洋流影響,定位困難,「像在一○一大樓頂看到地面上有仟元大鈔,看得到卻拿不到」,這次透過國人自製深海攝影機,搭配精準定位系統,才成功採集含甲烷氣岩心,證實國內科學與工程領域專家整合,可執行海域精準定位採樣,值得研究團隊及政府資源投入,探勘海域可用資源。

甲烷水合物小檔案
★特性:低溫高壓下以固體形態存在;常溫常壓下點火可燃,又稱為「可燃冰」
★範圍:台灣西南方、高雄至恆春外海
★資源量:粗估5000億立方公尺,可供台灣使用50年以上
★特色:溫室氣體排放遠較煤及石油低
資料來源: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所、中央地質調查所

新聞連結: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headline/20130926/35320203/applesearch/中山大學採到甲烷氣點燃

Youtobe: http://youtu.be/wccEIwm6MPA